1月21日下午,江苏省文艺大奖·首届文艺评论奖颁奖仪式在南京举办。我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钦林专著《文学与文化产业关系研究——以当代文学创作形态转型为视角》名列其中。
由省文联主办、省评协承办的江苏省文艺大奖?文艺评论奖,是江苏文艺评论的最高奖项,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文艺评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好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的重要举措,对发现、培养、推介江苏优秀文艺评论人才和作品具有积极意义。自2021年9月15日评奖通知发布后,受到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热烈欢迎与积极参与,经各设区市评协及省直初选,最终收到有效报名作品123篇(部),其中文艺评论著作23部,文艺评论文章80篇,文艺短评20篇,涵盖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综合评论等11个主要评论门类,作品范围覆盖14个地区、单位(包括13个设区市和省直单位)。经过评奖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复评、终评,最终共有30篇(部)优秀作品摘得大奖。
内容前沿方面,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文学与文化产业关系的著作,也是由国家立项的第一个相关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观念创新方面,本课题在文学原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文学的经济产业功能的新概念新论述。文学的经济产业功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文学在文化产业链中占据上游创意源地位,文学的经济功能在文学的功能体系中地位得到新的拓展,文学不仅仅相关于国家文化建设,而且也相关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对于文学人民性概念的理论拓展,也为文学服务于国家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的文学人民性仅仅是从文学表现的角度进行论述,而文化产业化时代的文学人民性已经产生了从应用方面来阐述人民性的要求,以解释那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者就业的商业娱乐类文学也是具有人民性的这样的问题。
三种文学类型的分类与并行研究,给予商业形态的文学如网络文学以平等的文学地位,确立主流文学、精英文学与商业文学的共存格局,共同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
理论价值与方法创新方面,显著的是关于文学与文化产业的状态描述与理论再构。一是全面肯定地描述了我国当今文学创作与文化产业关系的宏观图画,首次全面界定了我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现状,为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协调提供了一个研究基础,也为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基础。二是进行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理论的再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