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如皋开放大学会议室高朋满座,由南通市作家协会、如皋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如皋开放大学、如皋市作家协会承办的长篇小说《清水湖》新书发布暨读者分享会在此举行。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南通市作家协会主席储成剑、副主席朱一卉,如皋市文联主席彭之俊以及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代表、如皋开放大学师生代表等近40名嘉宾参加活动。
如皋开放大学副校长陆克平致欢迎词。他对《清水湖》的创作价值以及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清水湖》新书发布暨读者分享会选择在作者曾经工作的单位举行,意义深远,作品所展现的“奋斗改变命运,智慧创造未来”的深刻主题与职业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将以书为媒,以文化为纽带,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清水湖》作者洪久香,江苏南通如皋人,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教育、新闻、法律等领域工作。多元的经历赋予了他独特的创作视角,古稀之年他创作长篇小说《清水湖》,作品以江海平原的防汛改造工程为背景,通过宏大的叙事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海儿女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战天斗地、奋斗担当的精神风貌。会上,洪久香向与会嘉宾讲述了他创作《清水湖》的心路历程,深情回忆在鲁迅文学院进修学习的经历,路遥等众多文学大师的创作精神,引领他肩负起用文字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使命担当。在《清水湖》创作中,他立足地域文化,多维解构时代命题,塑造了一批“穷时不坑蒙拐骗,难时不算计他人,成功不忘回报社会”的典型人物,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相结合,让读者获得希望与力量,感受到时代洪流中个人奋斗的价值意义。活动中,洪久香还向如皋市图书馆、如皋中专图书馆赠书。
如皋市作协会员代表、如皋开放大学教师代表畅所欲言,分享阅读感想。大家纷纷认为,《清水湖》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写法,又紧贴时代脉搏,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把握人物的精神命运脉络,通过典型环境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现了真实、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作者的创作技巧,还是作品主人公精神品质,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如皋市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朱洪海认为,面对流量时代的冲击,洪久香能自觉肩负起文艺创作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将写作当作生命行走的方式,他的创作行动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如皋市作家协会主席倪苡认为,《清水湖》是一部平民史诗,平凡人的成功更能给读者以阅读的冲击和生命的感召,洪久香以作家的使命感,实现了文化赋能经济建设的创作宗旨,为如皋作家树立了榜样。
南通市作家协会主席储成剑、副主席朱一卉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点评和创作指导。储成剑表示,《清水湖》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生动记录了时代之变,作者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这让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一些地方俗语的运用,也让作品语言生动而接地气。作品主人公形象较为饱满,体现了乡村青年的价值追求和拼搏精神,读来颇为励志。同时作品聚焦清水河的清淤疏浚工程,又兼具“生态文学”的一些特质。朱一卉认为,《清水湖》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角度,展现了苏北农村青年的成长史,作品用艺术化手法反应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真实状况,让读者感受到作家的勇气、热情与责任意识。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高度评价了此次新书分享会,对于如皋文学生态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清水湖》的出版,是如皋文学界的一大收获,作品中所呈现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年人的风貌,勾起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让读者更真切地了解到过往岁月,主人公为创业者带来启示,小说语言口语化、生活化,接地气,有亲切感。
本次分享会作为南通市“五月风”文艺展示月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如皋市文联、如皋市作协今年以来举办的第七场新书分享活动,让所有参会者触摸到文字背后依然年轻的文学心脏,激励如皋作家既当时代风云的记录者,也做文明根脉的守护人。诚如如皋市文联主席彭之俊在总结讲话中所说:“只要清水湖的水还在流淌,我们的故事就会一直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