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作品《送行》,2015年2月,江苏省南通市。春节前合家送亲人返乡。
优秀奖作品《秘境》,2013年7月,阿里扎达县东嗄。这里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在这里触碰“古格王国”,体会它的沧桑,感受它的历史,聆听远古的呼唤!
题记:
严荣华,年轻时酷爱摄影。
2008年60岁时,举办了大型摄影展“心悟天地“,并出版了一本摄影集。
在数十年摄影生涯中,走遍全国及好几个国家,多次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特别在2015年第25届国展中,勇夺纪录类金奖1幅,艺术类优秀作品1幅,为南通在摄影国展比赛中实现了金奖零的突破。
纪实摄影的创作,除了强调它的真实,注重情感的表现,还是一个倾注感情的过程,如何拍下富有感情的纪实摄影画面?在拍摄过程中你的情你的眼睛发现了什么?
第25届中国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金奖作品《送行》,是我在201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中午11点零9分,在南通火车站,南通开往重庆北的列车上拍摄。
临近开车前约10分钟,我突然发现在列车旁怎还有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没上车的?我第一意识到可能是送行的一帮人。三年拍春运中,我从没看到有送客在站台上的,三代人在车站依依不惜的情景,特别是奶奶含泪抱着孙子作最后的拥抱,也使我很感动,我迅速地拍下列车外三张片。在临开车前,当车内外挥手告别时,我预见到激动的分别、送行的画面即将出现,我迅速到达拍摄位置,当阿姨与侄儿,含泪隔窗相望时,我快速拍下了决定性的瞬间,虽然只有十几分钟时间,但我也被他们的情感交流而打动……
在三年春运拍摄中,我看到许多感人的画面,也触动了我坚持三年拍春运的念头。纪实摄影中,我们不要以一个局外人去拍他们,要以一个我也是要赶回家过年团聚春运中的一员,你触景生情了,你才能多发觉,才会拍到一个能感动自己又感动别人的照片。
在这张送行照片中,虽然看起很平常,但它表现了一个社会,一个家庭的真实的情节。从另一个角度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一个和谐、美满、幸福的画面。它也反映了一个家庭真情的流露。他们的目光是纯净的,在那目光背后,是一颗热爱世界,热爱生活的心,而真正能看懂的人,也必定是同样的目光和纯洁的心灵。
我通过纪录春运中浩浩荡荡的人流,内心也受到洗涤。我拍了许多触及自己灵魂的照片,主要是引导和引起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爱,用不干涉、很自然的手法,真实纪录画面,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让每个摄影人都进一步关注社会、关注百姓、关注当下。
摄影取源于生活,摄影来自于百姓,在这伟大的时代,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响应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上的讲话,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促进文艺大繁荣、大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严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