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海安市委宣传部、海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安市高新区胡集初级中学承办的“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室村结对”活动之马国福文艺家工作室文学讲座在胡集初级中学举办。
马国福,1978年10月生,青海乐都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学员、南通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雨花》《青年作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国内外百家报刊,发表作品200多万字。出版散文集《无限乡愁到高原》《听心底花开的声音》《在尘世的烦恼里开怀》等14部,大量文章被全国几十家城市选为中高考阅读理解题。曾获南通市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江苏省首届十佳职工文艺明星、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等奖、全国孙犁散文奖。2021年被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授予“马国福文艺家工作室”。
时值学期末,学生回校领取本学期的成绩单。针对令在场学生头疼的写作问题,尤其是写作素材和技法问题,马国福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介绍了对学生来说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创作方法——敏感、敏锐、敏捷。
对生活保持敏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自然、田野、家庭、社会都是绝佳的写作素材,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敏感介入生活现场,将视野投射到凡人凡事中,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他号召学生,暑期是富矿,他们要以此为契机,细腻地观察生活中易被忽视的细节,丰富个人经验,从交谈与倾听中充盈个体写作的间接性经验,捕捉触动内心的点滴细节,积累写作素材。
敏锐地洞察生活的表里。写作应符合自然逻辑和现实逻辑,要跳出常规思维,聚焦小切口,透过现象反映生活的本质,学会将抽象问题具象化,通过真实的细节彰显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情之美。他认为,好的文章应该要有太阳、月亮和星星。太阳指的是好的立意,月亮是作者的文采,星星是文章中的闪光点,三者相互映衬,方能成就一篇好的文章。
进行敏捷的写作训练。“每天夜里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复盘一天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的人事物,及时记录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将其落于笔下,落于文字中。”他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表示阅读如同打井一般,一日、两日或许看不到成果,但终有一日会有清冽甘甜的井水回赠自己。也可通过读书笔记,有意识地记录精彩的语言,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他与在场学生分享了他近期的阅读笔记,并对学生提出了暑假要阅读3本以上文学经典的希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文联开展“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行动。作为“茉莉花开·艺通江海”的重要子活动,“室村结对”组织文艺家工作室和试点村居结对,面向试点村居群众发布“文化菜单”,提供个性化的点单服务。根据试点地区的点单情况,31家市直文艺家工作室将送去文学、美术、书法、表演、音乐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教学,持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